
颜庙是奉祀孔子弟子颜回的庙宇,颜颜回是儒家学说的杰出继承人,品德高尚者的代表,受到历代帝王的褒扬和名人的颂赞。汉高祖以太牢之礼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魏晋南北朝期间,国家举行释典时,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奉祀。唐太宗亦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子为“先师”;唐高宗赠之为“太子少师”,睿宗加赠为“太子太师”;唐玄宗尊之为“亚圣”、“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复圣”,故颜庙被称为“复圣庙”。
颜庙始建年代不详,金明昌时,庙貌虽存,但殿宇颓废,风雨难蔽。金明昌四年(1193年)十月曾动国帑大修。此时庙的位置在古鲁城东北、仙源县城西,距今庙约三公里。元延祐四年(1317年)颜庙迁至陋巷故址新建。工成后,迁旧庙颜子像入庙祭祀,至正九年(1349年)立碑记成。明、清及民国时期多次重修和扩建,形成现存规模。颜庙南北长272米,东西最宽处104米,占地面积22890平方米,前后五进院落,第三进院落后分中、东、西三路。中路有乐亭、复圣殿、寝殿等建筑,东路有退省堂,西路有启圣公殿、寝殿。全庙共有元、明、清建筑24座,94间,碑刻55通,古树500余株。1977年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颜子像

陋巷坊:陋巷传为颜回当年居住之处,随着历史的变迁踪迹早已无存,后人建坊纪念。

博文门、约礼门:位于颜庙第一进院落东西两侧,初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后重建。二门据颜子赞扬孔子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命名。

归仁门

仰圣门:始建于元代,时名“神门”,明正德二年(1507年)改称“仰圣门”。“仰圣”,取自司马迁《史记》:“高山仰止”之意境,即表示人们对颜子的尊崇和敬仰。

复圣殿:供奉颜子塑像,始建于元代,明正德重建,殿高17.48米,阔36.43米,深21.65米,周围回廊擎檐,均用石柱。前廊中四柱浮雕云龙,旁四柱减地平岋,龙凤花卉,为明代遗物,殿内悬“粹然体圣”匾为清高宗乾隆御题。

寝殿:始建于元代,奉祀颜子夫人戴氏。戴氏为宋国人,元元统三年(1335年)追封为兖国夫人,谥“贞素”,明朝后称复圣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