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公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因其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因其佐武王伐纣,制礼作乐,被封于“少昊之墟”的鲁国。当时成王年幼,周公辅佐,而派其子伯禽代父就封,是为第一代鲁公,因周公佐周有功,周成王14年(公元前1028年)特许伯禽在鲁设太庙,以天子礼祀祖先,周公死后,并以天子礼乐祀之。其后共传国君三十三代,800余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周公为文宪王,于鲁太庙旧址始建文宪王庙(周公庙),因封建帝王曾封周公为“元圣”,故又得名“元圣庙”。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建,形成现在规模。周公庙占地31310平方米(含神道),三进院落,有门、坊、亭、殿建筑13座57间。其间桧、柏、楷、槐等古树庇荫,蔚为壮观。周公庙区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为曲阜西周早期的文化遗存。1977年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制礼作乐坊

承德门

清御碑亭

元圣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