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此文发表于秦红岭主编:《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第二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3月。】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能否广泛复兴而成为民用建筑常用样式之一,使某些城镇呈现传统风格,关键是传统样式的单体建筑能否大型化而提供足够的室内空间,从而满足现代生活的功能需求。实际上,无论古代的传统建筑还是近期新建的传统建筑,都不乏以实用为主的大型建筑。在大型化的基础上,只要成本能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传统建筑就一定能够复兴,而复兴思路为:将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以传统建筑风格为主要风格。在选择传统建筑复兴的样本时,首先应选择那些以实用功能为主的具有普适性的样本,其次才是其他满足特殊需求的样本。
关键词:传统建筑;复兴;大型化;普适性
一、缘起、问题与方法
大约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的家乡(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农业大县)开始了修建砖混结构楼房的潮流。至今,在乡村,这种楼房遍布乡野,并向质量更高的楼房发展。多年前,我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发现,这一地区已经开始了第二波建房潮流。珠三角地区与家乡的住宅建设给我的感觉是,也许除了土地使用权审批外,一切都处于无序状态。我从外行的角度记下了当时的感想。我觉得,统一的基本规划之缺失,导致了无序状态,导致了资源浪费、建筑群体艺术美的缺失、建筑民族性与历史感的流失。我并不认为政府应该把民用建筑(尤其是住宅)样式给统一起来,但是,倡导性的建议是应该有的。对于基本规划,我支持政府具有一定控制权。但是,政府在它该作为的地方,却缺乏有效作为。
在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中,传统建筑总体上是缺失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士呼吁复兴传统建筑。那么,中国传统建筑能否在当代社会得以复兴呢?这就是本文的问题。本文准备将功能分析与条件分析相结合,把现代社会对建筑的功能要求作为自变量,在此前提下,考察传统建筑能否满足现代社会的主要需求。如果能满足,则传统建筑能在现代社会存在并发展;否则,则最多只能作为调剂品、艺术品或古董。
二、大型化与功能化:传统建筑复兴的关键
建筑蕴涵极其丰富的文化与历史积淀,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历史性的集中表达。一个自信的,不忘本的民族,应该尽可能维护自己的历史文化。而传统建筑作为本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中表达,也应该尽可能继承、发展与弘扬。关于复兴传统建筑的应然性问题,本文不予讨论,而只讨论传统建筑的广泛复兴的可能性问题,即传统建筑样式可以广泛地、大规模地新建,成为现代社会民用建筑的常用样式之一。
传统建筑要得以复兴,必须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将现代生活的需求作为自变量,或者作为讨论传统建筑复兴可能性的前提,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这不是现代对古代的压迫,不是对历史的绝情,而是为了我们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对于历史文化(包括古代建筑),我们不能停留于文化悲情、文化感伤,甚至呼天抢地的文化哀鸣。如果传统建筑无法满足现代需求,再怎么悲鸣,也挽救不了它式微的命运(除了作为艺术品或古董)。例如,一些传统民居,虽然不乏美感,但是,它很难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被大规模、广泛地复制,因为其使用功能可能不适应现代生活。所以,这种建筑不可能复兴,最多可作为历史陈迹,定点保护起来。一种建筑样式若不能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建设大潮中民用建筑常用样式之一,则该样式只能被边缘化。
人类的需求,可以在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对于本文来说,对建筑的需求可以分为实用与审美两大类。传统建筑式微的同情者,主要是从审美角度考虑问题的,他们哀叹的是传统建筑审美价值的流失。诚然,人类可以建造一些非实用的建筑物,但是,绝大多数的建筑物都要满足一定的实用需求。如果一种建筑物不能满足实用需求,它只能在很小范围内存在。
传统建筑样式要广泛复兴而成为民用常用建筑样式之一,须具备什么条件呢?民用建筑有许多具体类型,如城乡居民住宅、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商业楼等等,每种类型都各有具体功能。要逐一讨论传统建筑能否具备这些具体功能呢,很麻烦,且抓不住要害。显然,较之于古代生活,现代生活的公共交往更加频繁,交往规模更大,交往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更多,这就要求作为交往场所的许多民用建筑(如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商业楼等)具备更多、更复杂的具体功能,并且这些功能经常必须实现在单体建筑中,这就要求这些建筑具有较大的室内空间,才能使在建筑物中的交往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由此可知传统建筑得以广泛复兴的基本条件:传统建筑要被广泛复兴,其必要条件是它能满足现代社会日常功能需求(尤其是满足交往的需求);而传统建筑要满足现代社会日常功能需求,其必要条件又是它能被大型化。如果传统建筑不能被大型化,它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室内空间,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诸多功能需求(尤其是无法满足较大规模交往的需求)。当然,大型化并不是说每一栋建筑都必须是大型的,而是说,如果我们需要,建筑能被大型化。如果一种建筑样式不能被大型化,则它不可能满足现代生活的经常性需求,也就不能作为民用建筑常用样式。
传统建筑的大型化针对的是单体建筑而不是建筑群,不是把建筑修建成建筑群的规模化。大型化的前提是有小型的单体样本。对于传统建筑的大型化,包括三种情况:对单体建筑的底面积扩大;对单体建筑的高度增加(增加层数);同时扩大单体建筑的底面积与增加高度。同时,大型化还有一个前提,即大型化后能够保持原有风格与审美意蕴(有些建筑样式大型化后会丧失其审美意蕴)。惟其如此,才称得上能大型化;否则,就是新的样式。传统建筑必须能大型化而满足现代社会的功能需求,才能成为现代社会的民用建筑常用样式,得到发展与广泛运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考虑建筑的具体风格、室内空间的布局安排、室内室外的装饰,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呼应等具体问题。同时,只要传统建筑能够大型化,它就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功能需求,其复兴就具有现实可行性。此外,在大型化的基础上,传统建筑的规模化也很重要,因为这不但节约成本,并且建筑群有景观效应,也更能完整、全面地保存与积淀历史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能够大型化吗?——能。中国古代不乏大型建筑,这基本可以说明传统建筑可以大型化。不过,由于古今生活对功能的要求有所不同,故不能以古代大型建筑证明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大型化。这里仅就20世纪以后四川省的新建筑略举两例,说明传统建筑的确可以大型化而满足现代生活的功能需求。例一,1954年竣工的重庆大礼堂是传统建筑样式(图1),它满足了现代生活的功能需求。重庆大礼堂被评为“亚洲二十世纪十大经典建筑”,梁思成评价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古典建筑划时代的最典型的作品”。例二,梁思成为四川大学设计的教学楼,现为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行政楼(图2),在成都市磨子桥,一环路外侧。此楼虽非完全沿袭古代建筑样式,但一看即知此楼当归属于传统建筑样式。同时,该楼以前为教学楼,近年改为行政楼,这说明它可以满足现代生活的多功能需求。
图1:重庆大礼堂(略)
图2:梁思成为四川大学设计的教学楼,现为办公大楼(略)
这些样本说明,传统建筑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运用,得到发展与改进。
我们希望传统建筑被广泛运用,是希望保留其艺术风格及其积淀的历史文化。但是,一切收益都是有成本的。传统建筑可以大型化而为今所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建筑是经济的,如果成本过高,也会影响其普适性。如果要求具有同样的实用功能,分别采用传统建筑样式与现代建筑样式,何种方案的成本更高呢?
建造的成本不外乎两大块,土地成本与建造成本。关于土地成本,虽然传统建筑常常需要一些附属设施增加美感,但这也是不一定的。大体来说,单层使用面积相同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二者土地成本相当。例如,丽江古城的民居,也是密密的住宅,看不出它比单层使用面积相同的现代建筑多占土地。所以,土地成本并不构成采取传统建筑样式的障碍。尤其是农村,由于没有集约化建设,土地利用率其实很低。农村住宅主要是单层与两层建筑,如果增加到3-5层,则可少占许多土地。所以,如果按乡村平均3-5层重新改造住宅区(含住宅及其环境),同等农村人口的住宅区占地面积只会大大降低,而不会增加。而绿化等公共设施,无论采取什么建筑样式,都应该搞,所以其所占之地,不应视采取传统建筑样式而增加的土地成本。当前,在农村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与集约化建设,不但可使住宅区占地大大减少,减少土地浪费,还有利于人口小规模集中,便于提供公共服务,降低乡村社会运行成本。而在建设中大量采用传统建筑风格,则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弘扬。此方面,政府大有可为之处。因此,对于采取传统建筑样式,土地成本并不是大问题。
由于传统建筑强调精雕细琢,故其建造成本经常可能大于现代建筑,但是,这也不应构成传统建筑广泛复兴的严重阻碍。古代生产力远低于现代,既然古代都能承担的建造成本,现代为什么不能呢?如果具有同样功能,传统建筑的成本(含土地成本与建造成本)比现代建筑多了x,而传统建筑的收益比现代建筑多了y,这y就是艺术风格、历史感、民族性等精神收益,那么,我们是否值得为这精神收益多支付一定成本呢?我认为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增加的成本是可以确切地用货币来衡量的,并且是一次性支付,虽然收益很难用货币来准确衡量,但大体可以说,收益是不菲的,并且是长期的,甚至是永久性的。一个民族应该尽可能维护自己的传统、历史、文化。况且,希望传统建筑被广泛运用,并非要把所有常用建筑都建造为传统风格的,而是希望传统建筑成为常用建筑的备选样式之一。
成本问题既可解决,则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的复兴完全具有现实可行性。我们完全可以让历史安居于新建的传统风格的建筑中,同时,我们也可以安居于历史之中。
三、几个相关问题
1、普适性与地方性问题
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有很多,如何选择复兴样本,对传统建筑之复兴具有指导性意义。中国传统建筑之古代样本,可以北京紫禁城一带的建筑为代表;现代样本,就我所了解的情况看,大概可以重庆大礼堂、四川大学行政楼为代表。此外,还可把丽江古城民居(含木府)作为样本。丽江古城不但大量沿袭了中原建筑风格(当然也因地制宜),更重要的是,它主要是实用为主的民居,对我们今天的民居建设具有样本意义;同时,木府中也有大型建筑,而这大型建筑中既有办公楼性质的,也有私家性质的。所以,丽江古城是一个复合的样本。
以上几个样本具有普适性,其普适性表现为:(1)许多建筑是大型建筑,说明中国传统建筑可以大型化;(2)这些建筑许多是实用型建筑,能够满足实用需求;(3)取材受限很小,可以大量借用现代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4)对地形的依赖也很小。
以上几个样本代表了传统建筑的主流风格,可以运用于各种功能的民用建筑,如住宅、办公场所、教学楼、图书馆、商业场所等。
有些建筑风格,只适用于特定地形,如湘西的吊角楼。有些建筑风格,由于受材料的限制,显然无法广泛运用,如傣族的竹楼。当然,竹楼的干栏式风格,可以借助其他材料来表现。
许多呼吁复兴传统建筑(风格)的人,只是关注那些十分具有艺术韵味(历史韵味蕴涵在其中)的样本,选择样本时具有浪漫主义的唯美倾向,如以那些著名景观建筑为样本,这是不妥的,至少是很片面的。因为那些艺术韵味十足的样本,很多不是以实用功能为主的,根本不能广泛推广运用,只能在特定条件下针对特殊用途被小规模地复兴。如果以唯美倾向选择样本,恐怕不但不能实现传统建筑的真正复兴,反而使其复兴走向歧途,堵死了复兴的广阔大道,走进崎岖小径。
在选择传统建筑的复兴样本时,首先应选择具有普适性即可以广泛推广的一般性建筑作为样本,这种建筑样本必须是以实用功能为主的。例如,天坛的确壮观、雄浑、韵味深厚,但不能作为传统建筑复兴的样本,因为天坛属于特殊用途的建筑,并不以实用功能为主。再如,苏州园林虽有一定实用功能,但它过于文人化,可为富家宅院,而不是可以广泛推广的样本。但是,重庆大礼堂、四川大学行政楼,大体可以说,是可以作为广泛推广的样本,因为二者都以实用功能为主,都是新建的,这说明传统建筑可以满足现代需求并且能保持甚至发展传统风格。丽江古城的民居,也是不错的样本,因为古城民居也是以实用为主的,且风格是典型的传统风格。只不过,丽江古城民居由于主要取材是木材,导致坚固性、耐用性不强,隔音效果也很差,因此,即便以古城民居为样本,进行复兴,也不能完全照搬,而必须大量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复兴传统建筑,在质料与形式的关系上,基本思路当为:将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以传统建筑风格为主要风格。至于建筑技术方面的问题,这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已不是难事。
其次,虽然某些建筑样式不具有普适性,地方性较强,但并不等于它们在现代社会中无法存身,它们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发展、改进,形成地方特色。这包括两类。一类是不以实用功能为主的传统建筑,如苏州园林、天坛等,这些建筑或者主要为满足艺术审美的需求,或者为满足信仰等方面的需求。苏州园林这一小类,则可以作为富裕人家的私家宅院的样本。另一类是以实用功能为主,但受材料、地域的限制,无法在其他地区广泛运用,如湘西的吊角楼,傣族的竹楼。对于这种地方性的建筑样式,应当因地制宜,形成地方特色。例如,对于石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以考虑建造成片的石料建造,形成独特风格。又如,傣族的竹楼,在当地可以继续新建。又如,在湘西,可以继续大量新建吊角楼。这些建筑不但可满足实用需求,亦可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其实,即便主流风格运用到各地,也可以结合当地地理特定、取材优势,形成地方特色。
2、文化问题
许多人总是哀婉传统建筑的式微,哀婉其中的文化韵味的丧失,但是,哀婉归哀婉,如果没有解决功能问题与成本问题,再哀婉也是没用的。对待传统建筑的文化问题,目前的“拣芝麻”策略也是很无力的。许多人总是抓住古代建筑的某些零星的优点,尤其是艺术韵味,觉得应该复兴,贯彻到现代建筑中。但是,脱离了建筑的整体性复兴(即建筑样式的复兴)来继承古代建筑的某些元素,即便有意义,也很有限。因为人类的生产力还远未达到超越于实用目的的程度,实用目的仍然是人类行为最重要的考虑。对于建筑来说,实用目的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功能,另一方面就是成本。如果不能解决实用问题,建筑在整体上是现代建筑,那古代建筑的元素怎么才能与现代建筑协调呢?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运用古代建筑的元素呢?如果解决了实用问题,传统建筑才可能被广泛运用,从而实现大规模复兴,历史文化才可能在建筑中有安稳的滋养之地。
至于如何处理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蕴涵问题,这首先不是建筑业的问题,而是中国人的文化选择问题。建筑中的文化蕴涵,只是人们的文化观念在某个领域的一种运用,是被决定的,而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仍然处于清末以来的混乱中。例如,中国古代的建筑,除了满足居住这一实用功能外,还蕴涵了大量的人文观念,包括伦理观、天地宇宙观、风水观、审美观等。尤其是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建筑很重视对伦理观念的表现,在建筑中表现主次、尊卑、长幼等秩序。那么,在当代,我们是否要因袭这些观念呢?恐怕未必,而须因革损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重新确立之后才能考虑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蕴涵问题。对于传统建筑的艺术形式,并不受伦理观、宇宙观的严格制约,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可以针对其艺术形式进行借鉴、运用。并且,古代建筑的某些表现形式,本意是表达某些伦理观念(如尊卑),我们今天也可以借助这些形式,而不必沿用古代的解释,可以用我们今天的观念去解释这些形式,也可以从纯粹审美的角度解释这些形式。
3、景区式规划
中国传统建筑,很重视整体性,重视与环境的和谐协调,如果只是零零星星分散地建设一些传统建筑,其审美效果会大大降低。我们应该尽可能将传统建筑的建设规模化,形成一片,形成以功能为主,亦兼具景观效应的建筑群。若要做到此点,则须进行景区式规划。
无论对于小规模的单体建筑,还是大规模的建筑群,规划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当前中国正处于建筑高潮期,更需要良好的规划,为以后的生活,尤其是为后人提供更多方便,减少麻烦。
这里要说的是,我们应该有景区式规划的眼光。景区式规划,不是指对风景区的规划,而是指对几乎所有建筑区的规划。一方面,对于绝大多数建筑,我们不能不考虑实用目的,受实用目的的制约;另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在当前条件下超越实用目的。景区式规划强调将一片建筑(包括居民住宅建筑群)作为一个景区来考虑,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其审美价值。
景区式规划,显然比零星的规划更难操作。它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规划面积不能太小。面积太小,无法形成一个景区。如果一次性规划的面积比较大,更容易形成具有整体性的景区。这一点,在当前城市建设中显得尤其重要。第二是成本问题。一次性规划的面积较大,则该项工程的成本显然更大。但是,其实,成本并不是问题,因为如果一片较大地区都需要新建或改造,将工程分为一次还是多次来进行,是成本的分摊问题,而不能减少总成本。而将一片地区一次性规划,比分为多项工程多次规划,增加的收益是该片地区更容易规划,更容易具有整体性,更容易进行景区式规划与建设。
4、避免“创新”意识形态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是,创新的重要性,针对的是创新一般,即创新这类特殊的活动具有重要性,而不是说所有活动都必须是创新的或可创新的。对于特定的活动或理论,其可创新度通常是递减的。任何一种活动或理论,要成为有效的理论,就必须是有限的。一个有效的理论,必须只能面对有限的问题,从有限的前提出发,经过有限的推论,得出有限的结论。而只要一种活动或理论是有限的,其可创新度就是有限的。例如,欧几里得几何、牛顿力学的可创新度,早就被穷尽了,或者说,其创新的边际收益为零了。但是,理论不可能再创新,不等于它没有用了,如牛顿力学至今仍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由此可知,一种具体建筑样式的可创新度也是有限的。而对于绝大多数建筑来说,创新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重要的。因为建筑是供人居住或停留的,它应该让人们尽可能熟悉它(熟悉它的布局、功能等)。对于公用建筑来说(如办公楼、商场、教学楼等),熟悉有利于降低对建筑的使用成本。对于居所来说,熟悉既有利于降低对建筑的使用成本,也有利于形成“家”的感觉,获得安全感。建筑是文化蕴涵很丰富的人类产品。如果常用建筑(尤其是住宅)保持经典样式,则人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更容易找到家的感觉。例如,在古代,中国人(主要是汉族)从一地到另一地,通常知道当地住宅的布局,哪里是正屋,哪里是厢房。若此,一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也更容易熟悉环境,降低生活成本,并找到熟悉的家园之感。对于公用建筑的建造,首先应该考虑如何为公共交往提供方便,而不是稀奇古怪的创新。有些所谓的“创新”,如央视的“大裤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正面的价值呢?
一方面,我们应该避免陷入“创新”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我们又缺乏真正的创新。我们需要的创新是将传统风格与现代建筑材料结合起来,创造大量的满足现代需求、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传统样式的建筑。但是,此方面创新实践的尝试,创新人才培养,都严重不足。
【附记:关于传统建筑的复兴问题,我很早就有一些想法,尤其是对中国传统建筑之优长未得到应有的继承、发展和弘扬,一直深以为憾,但并没有打算正式成文,因为建筑问题不属于我熟悉的领域。后来,得一机缘,方作此文。另外,眼下,许多人大谈特谈文化复兴,但是,文化复兴必须落实于经验的现实生活,如果没有针对具体传统文化形式(如传统建筑、音乐、绘画、工艺等)的复兴方案,让具体的文化形式重新实践和实现于现实生活,那么,文化复兴永远是空洞的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