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之于苏州,犹如一杯碧螺春茶。婉转清丽的唱腔,如温润的茶汤,暖人心脾;舒缓曼妙的意境,如幽远的茶香,让人荡气回肠。
时光回溯到600多年前,当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昆曲走上舞台,一种对生活艺术的独有趣味,便在苏州这片土地上荡漾开来,跋山涉水穿越时空,与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相融相合,衍变出众多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而昆曲也被誉为“百戏之祖”,成为民族戏曲艺术的代表。
如今,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现代化进程最快速、最稳健的苏州昆山,昆曲、评弹等艺术再绽芳华,一幕关于生活,激扬文化、唤醒传统艺术的“大戏”拉开帷幕。会有陶醉,会有争论,会有执着的情感,这些都源自人们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如同打开一扇古典的窗,可以看到古今对话,交相辉映。
吟 唱
播下昆曲的美丽种子
苏州桃花坞,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所在地,偶尔可以听到咿咿呀呀的吟唱,曲调优雅细腻,让人似乎能触摸到一种纤毫毕现的艺术情境。2012年6月,在香港举行的“中国戏曲节2012”上,苏州昆剧院的《南西厢》成为开幕大戏。
谈起一个多月前的那次成功演出,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语气中颇多欣喜,“虽然在香港演出,但竟然还吸引了不少内地观众赶来观看。”
创新中让古老剧焕发青春
在热爱昆曲的人们心目中,苏州昆剧院虽深居幽巷,却名闻遐迩。他们坚持“古老的传统样式、纯正的昆剧风貌”之特色。以抢救、继承传统昆剧为己任,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立志创新,抢抓机遇。
2004年,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湾首演,掀起了一股昆曲热潮。自首演至今,已经演出200场,足迹遍及祖国大陆23个城市及台、港、澳三地,还登上了美国、英国、希腊、新加坡等国舞台。直接进场观众达40万,其中70%为青年观众。
青春版《牡丹亭》打响了苏州昆曲品牌,引发了“昆曲文化现象”,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赞誉:“为保护昆曲做了很好的工作,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使这一古老剧种开了新生面。”他亲笔题词“姹紫嫣红牡丹开,良辰美景新秀来”,并称赞该剧“改编好、演出好、演员好、舞台呈现好”。2011年12月8日至10日,青春版《牡丹亭》200场纪念演出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进行上、中、下全本上演,吸引了众多昆曲爱好者赶来观看。来自沈阳的观众李晓君为购买一家四口人的上、中、下全本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票共计花去了6000多元。这位“昆虫”说,在网上偶然看到了青春版《牡丹亭》的视频,一下子就爱上了。
传承中孕育出新的希望
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座以“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引领的现代化城市,让昆曲焕发了新的生机,孕育了新的希望。
2012年6月初,昆曲沁兰厅,舞台上的小杜丽娘、小柳梦梅扮相俊美、唱腔婉转。这是苏州市未成年人昆曲教育传播中心成立五周年的汇演。
苏州市未成年人昆曲教育传播中心是向未成年人宣传、普及、教育、传承昆曲的公益性机构。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苏州昆剧院副院长王芳担任传播中心的主任。她介绍,传播中心成立以来,在近百所中小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下,5年来,已经组织17万余未成年人走进昆曲沁兰厅以及在学校欣赏和了解昆曲。近两年,500余名英国中学生慕名来到沁兰厅,感受昆曲的魅力和风采,扩大了昆曲在海外学生中的影响。此外,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等8所学校成为苏州市昆曲教育传承基地。对此,王芳表示,“我们希望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昆曲的美丽种子。”
弹 指
从内容到形式的推陈出新
2012年6月21日,塞纳河畔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曲艺高手云集,角逐“巴黎中国曲艺节”。当晚,袁小良、王瑾这对苏州夫妻档评弹名家凭借《人面桃花》 一举赢得曲艺节唯一大奖———“卢浮金奖”。
已经回到苏州的袁小良,提起“中国最美声音”唱响巴黎的盛事,依然语气中满是欣喜,“虽然评委全部由法国艺术节的专业人士担当、观众也几乎都是法国人。但这是一次苏州评弹魅力的全面展示,也让苏州评弹在国际上赢得更多的知音”。
新书目迎合年轻人审美情趣
评弹的辉煌凝聚着艺人们的努力,也离不开听众的关心和支持。
2011年底,苏州市评弹团举办了6场的系列展演。70多岁的上海人史游龙是不折不扣的评弹迷,在展演的第一天上午,他才从美国飞回上海。为了赶上下午的首场演出,他从机场直奔苏州,连家都顾不上回。在现场,这位老先生兴致盎然,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然后把照片刻录成光盘送给演员们。
苏州是评弹的故土,为了弘扬传承这门曲艺,苏州花大力气整理传统书目,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陆续编排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书目,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也日臻完善。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能了解苏州评弹,苏州市评弹团特意组织了中篇弹词《雷雨》在全国的高校巡演,目前已在北大、清华、南开等四十多所高校中演出近70场,反响热烈。在北大演出结束后,著名教授钱理群对《雷雨》赞不绝口,他说:“这个戏完成了从话剧到评弹、从上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今天的两个转变,既演出了爱情的真挚和复杂,又刻画了人性更深层次的东西,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情趣。”
打造中国评弹人才培训中心
苏州评弹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苏州的“文化名片”之一。近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评弹艺术的保护扶持力度,逐步形成和完善苏州评弹节、馆、场、校、团“五位一体”和“五管齐下”的保护格局,评弹艺术总体上呈现了良好态势。
1962年建校的苏州评弹学校有着近50年的历史,人才遍布江浙沪及全国性文艺团体,国家文华奖和曲艺牡丹奖得主盛小云、吴静、周红,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沈丰英,俞玖林等,都出自该校。2010年9月1日,位于独墅湖高教区的新校正式启用,新校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是中国评弹艺术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艺术创作、非遗传承的中心。
今天的苏州评弹学校,制定了毕业生“12315”工程,即每一届毕业生必须完成1部传统长篇,2篇专业论文,3台毕业公演节目,15首传统经典开篇,以此夯实学生们的古典文学基石,打下评弹流派基础,挖掘对口传承对象。
2012年5月14日,苏州评弹学校2012届传承班在光裕书场举行了毕业公演。在演出现场,毕业生们的精彩表演得到了老听客们的认可,18位传承班的毕业生超过七成进入上海评弹团、苏州评弹团等专业院团。
传 艺
科学保护“非遗”项目原真性
2012年2月5日,苏州刺绣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黄春娅与高级工艺美术师赵丽亚两位老师带着《女青年》、《鹤》、《石榴》、《双白杨》、《早春》 等10幅作品前往北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
对于这次着重研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流程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的盛会,形式多样的苏绣作品,不仅让人百看不厌,而且引发了人们对苏州“非遗”保护模式的思考。
“整体性”保护传承“非遗”项目
目前,苏州已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9个,省级“非遗”项目79个,市级“非遗”项目118个,“非遗”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含金量”,都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苏州的“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秉持一个“整体性”理念。不仅强调项目本身的重要构造与特征完整性,而且还注重与周边自然、文化环境的完整性。在为昆曲、苏州评弹等第一类自身整体性完整较突出的项目,构筑起保护体系后,苏州从非遗各项目联系紧密、生态链特色明显、具有相近类别集聚分布的特点出发,结合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探索实践更加面广量大的第二类非遗项目的科学保护和有效传承的措施。
坐落在苏州吴中区胥口镇的香山工坊,是一个占地380亩的园区,它包含园博区、作坊区、生产区等功能区域,技师现场演示木雕花窗、斗拱、石雕、砖雕、门楼雕刻等制作过程。这是苏州投资5亿元,为传承发展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而开辟的一个重要基地。“苏州原先只有2家古建公司,而现在,香山工坊内聚集了上百家古建公司,他们把香山帮古老技艺推广到了全世界。”胥口镇党委书记许振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多种保护方式融入“非遗”项目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载体。目前,苏州市拥有28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76位省级“非遗”传承人,225位市级“非遗”传承人,这无疑是一支出色的“非遗”传承人队伍。对于“传承人”这个身份,苏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龚平认为,评传承人不是评职称、不是评大师。更重要的是承担起授徒传艺的职责,“对技艺本身而言,有效的代代相传才是最重要的”。
2005年起,苏州市级财政每年拨款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2010年7月,苏州对传承人专项经费建立了由项目资助、传承奖励和专项补助三种形式组成的“传承奖励机制”,专在考核要求中,除了记录项目核心技艺制作流程的音像资料外,还必须结合流程制作一件或数件代表性作品,由将来建立的苏州非遗展示交流部门收藏展示,忠实记录了传承人的技艺流程,也保存了相应的作品。
围绕传习工程,苏州还将实施非遗保护基础强化工程,四级“非遗”名录项目保护体系建设,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立完备的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数据库,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保护理论研究工程等。这些有益的创新探索,使苏州“非遗”项目融合了生产性保护和生态性建设在内的多种保护方式,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融入当今民众、融入当代社会。